欢迎来到精华学校! 登录 | 注册 | 专题活动 | 收藏
在线咨询
客服热线
官方微信
免费好课
进群咨询
首页 > 中高考资讯 > 教师指导

2014年高考北京语文试卷分析

2014.06.10

来源:精华学校

查看数:

2014年高考北京语文试卷让人眼前一亮,这“亮”源于“变”、“新”、“活”。首先,对于“变”考生是有预期的,但实际又超出预期。今年是高考改革的启动年,语文的变化备受关注。之前的语文改革框架方案、《考试说明》的样题,都体现了“变”的主题。而高考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变化,如默写背诵不仅出题方式变,连分值也由8分减少到3分;断句放在了文言文阅读文本中;科技文阅读没考简答。这些和之前预期中的基础知识考查形式、虚词的淡化、微作文的出现等变化归总到一起,这些变化不可谓不大,体现了锐意改革的精神。

这样的“变”也就体现了“新”,但不只是形式新,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新题型中的新思想。不拘泥于课本,不拘泥于课堂,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、感知能力、运用能力,比如语言得体,俗语,微写作等更多的体现的是感知与运用。语文由课堂走向了生活,由呆板走向灵动,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求。

这些“新”中最重要的又是“活”,考查内容鲜活,考查形式灵活,贴近实际落入生活。如俗语“按下葫芦起了瓢”、“一家人不说两家话”、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、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,生活中的俗语体现鲜活气息;对于长辈的劝酒如何拒绝,对于邀请专家如何语言得体,文言文与课本的联系,小阅读文本的选择,微作文写语文学习的体会,对家长送考的评价,纪念自己的18岁,还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老规矩都给考生一种亲切感,这浓浓的生活气息,也让语文从神坛稳稳的落于生活现实中。

而对于这套试题不得不说的还有体现在试题中浓厚的文化气息

首先,文本语料的选择,文言、诗歌自不必说。“语基”选用一段关于对联的短文,散文阅读《废墟之美》呼唤我们缺失的保护意识、审美意识。另外,题目设置上对联基本知识的考查,俗语的考查,诗歌意象、手法、《红楼梦》人物的对号入座,作文以老规矩呼唤传统的回归。这也正体现了高考改革“形成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互动”的精神。

这些特点在作文中多有所体现,下面就以作文为例进行说明。

作文形式为材料作文,题面字数虽多,然条理清晰,简约鲜明,审题难度不大。以“北京老规矩”为切入点,让考生就有争议引热议的社会现象展开思考联想。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。质朴接地气,不回避热点,有普适性,贴近学生生活实际,易引学生独立思考,考生有话说。

题目由两部分组成。第一部分,列举北京过去种种老规矩,内容涵盖北京人日常生活言行举止做人做事的点点滴滴。第二部分,世易时移老规矩被淡忘,又被重新提起引发关注,审题的关键点在于老规矩重新被提起引发关注这个现象。

由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关注现象生发思考的构思方向可以有:关注在于缺失;老规矩的现实意义与影响;呼唤传统的回归;老规矩该不该丢,能不能丢,丢什么留什么,为什么;老规矩老传统的扬弃;新与旧;老树新花。类似现象联想如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大会受关注;或家风家规对现实社风世风的影响……

本题质朴开放为考生提供了广阔自由的写作空间,鼓励考生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,不失为一道优秀的作文题目。

2013年高考《浙江的感兴》中的两句话“严谨素净”、“质朴中有温厚的人情”很适合对2014年这套试卷的评价。基于今年的试题良好的开端,我们也对15年的高考,特别是17年充满了期待,相信那时我们的语文已经是真正的语文。

综上所述,那些读死书、死读书的学生是没有办法适应将来的高考的,对于语文学习来说,除了课堂学习,要更多地投入生活中,多读、多听、多思考,关注社会、关注身边事,拓宽眼界、放松身心,不必埋头苦读,要融入生活。生活就是语文。

精华学校语文教研组

2014-06-09

更多>>

推荐课程

最近浏览的课程

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培训学校 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(邮编:100086)总机:400-650-7766
京教研【2001】31号 京ICP备13033151号-6 备案编号: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241号
Copyright 2011-2021 www.jingh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