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精华学校! 登录 | 注册 | 专题活动 | 收藏
在线咨询
客服热线
官方微信
免费好课
进群咨询
首页 > 中高考资讯 > 精华动态

一个支点,撬动整套新教材 | “新高考 新教材”期末语文试卷分析

来源:精华教育考试研究院

查看数:


 期末试题整体特点


海淀期末语文试题立足于“新课标”“新教材”“新高考”,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,价值引领,以考育人,彰显了学科育人功能;知识为基,考查基础知识的准确与熟练程度;能力为重,重视基础性、应用性,适度体现综合性、创新性;注重创设多样化的情境,注重多样化情境与问题解决的融合,由“解题”到“解决问题”,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。注重前瞻,积极回应北京新高考命题的调整与变化。

试卷结构与分值变化

>>>>

试卷结构


考查板块
题型
一、多文本
第1题-第5题,共5小题,共18分。
第1题、2题、3题、4题为选择题,第5题为简答题。
二、文言文
第6题-第10题,共5小题,共17分。
6题、7题、8题、9题为选择题,第10题为简答题。
三、诗歌
共5小题,共32分。
古诗,第11题-第13题,
背默,第14题,
《红楼梦》第15题(1)(2)
11题为选择题,13题、14题为简答题。
14题为背默填空题。
15题为简答题。
四、文学作品阅读
第16题-第19题,共4小题,共18分。
16题为选择题,
17题、18题、19题为简答题。
五、共3小题,共65分。
语言基础运用:第20题
微写作:第21题
大作文:第22题
20题(1)(2)为填空题、修改语病题。
第21题三选一,
第22题二选一。

       
>>>>

分值变化


题型
期末考试
分值
期中考试分值
2021年高考
分值
选择题
共10道,共30分
共8道,共24分
共13道,共39分
简答题
共9道,共47分
共9道,共50分
共8道,共43分
填空题
共2道,共13分
共4道 ,共16分
共1道,共8分

           
总结:期末试题相比期中试题而言,选择题多了两道,增加了6分;填空题少了两道,减少了3分;简答题题数没变,但分值少了3分。期末试题与2021年高考试题相比,选择题减少了9分,简答题增加了4分,填空题增加了5分。大、小作文分值没变化。

新变化、新考查的知识点

>>>>

新变化




1.多文本阅读
由原来“每则材料+一两个试题”的形式改为“文本集中在前,题目集中在后”的形式。


2.文言文阅读
文言实词、虚词由原来的两道题变为三道题,共26个句子,涉及26个实词、虚词,对文言文基础的考查力度可谓“空前”!


3.名著阅读
集中考查了《红楼梦》,两道简答题,共10分。


4.古诗阅读
阅读文本数量增多。

古诗所选文本是比较阅读形式,选取了一组共四首关于竹的古诗,而高考及模拟题中最多选两首。数量翻倍,且来自不同时期、不同作者。第11题,四个选项分别对应四首古诗,加大了阅读数量和理解难度。



5.微写作
微写作(1),名著阅读没有规定篇目。


6.开放题增多
开放试题在微写作三选一、大作文二选一的基础上,增加了简答题的开放选择。体现了新课标精神——“在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发展各自的语文特长和个性”(《普通高中语文课标标准》)。

【试题第12题】这组诗中的加点字都增强了表情达意的效果。请选择钱诗或王诗中的加点字加以赏析。

【试题第13题】这组诗多采用衬托手法,请分析苏诗或郑诗如何运用这一手法来咏竹言志的。

【分析】第12题和第13题,在两首诗中选择一首作答,学生可选自己相对理解较好或较喜欢的一首诗来作答,这样既彰显了个性,又能多得分。

>>>>

新考查的知识点


 新教材内容体现在考题之中。

【试题第5题】根据以上三则材料,参考你的阅读积累,举例(材料中的除外)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中国化的。(6分)

参考: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荀子》《老子》《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》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》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》《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?》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》《长征胜利万岁》《大战中的插曲》等。

【答案要点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,一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二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;举例恰当,解说正确。

【分析】此题考查学生综合能力,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、应用性、综合性、创新性。

一方面考查了学生读懂文本核心思想、把握要点的阅读能力;另一方面也考查了新教材的人文主题和相应的语文素养。一道题,覆盖了新教材四本书、五个单元,体量之大,可谓:一个支点(即一道考题),撬动了整套新教材。具体体现如下表:

图片

期末考试后的学习建议

期末试题可窥见高考命题方向,那么如何备战高考呢?需重视以下几点:



1.吃透新教材
以新教材为基础,强化必备知识,建构知识体系,提升思维能力。吃透新教材的编排理念,就是吃透新课标,才能更好地迎接新高考。


2.注重基础性、应用性和综合性
古诗文以新教材为核心,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经典篇目,做好重点实词、虚词的积累,强化记忆,进而提高分析与运用能力。注意结合语境理解、分析词义、句意、文意。

尤其是背诵默写篇目,它们是教材中的经典篇目,有“牵一动百”之强效。一定要加强字词句篇的理解,才能在背默中“百战不殆”,进而加强古诗文的迁移阅读。


3.注重时代性
期末试题中,多文本的三则材料(《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》《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经验》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逻辑》),微写作的“让历史告诉未来”和“2022虎年迎春”活动设计,大作文的“纵观近几年的流行语”,都反映了时代特点和变化。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始终在线,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。平时,要关注时代生活,关注国家发展,思考我与时代、我与国家的关系。在阅读中强化使命担当、文化自信与传承;在写作中,写出有温度有情怀的高境界之作


4.重视整本书阅读,在文化的滋养下成长
期末考试考了《红楼梦》两道题,没怎么读的同学,会损失惨重;没怎么走心读的同学,会不知所措。因此,《红楼梦》《论语》等要整本书阅读,既要细读,还要有所思考,读出现实价值。备考路上,不要松懈。


更多>>

推荐课程

最近浏览的课程

北京市海淀区精华培训学校 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AB座公建(邮编:100086)总机:400-650-7766
京教研【2001】31号 京ICP备13033151号-6 备案编号: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241号
Copyright 2011-2021 www.jinghu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信息